為加強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和學術交流⏺,4月9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高校工委“最強黨支部”書記、內蒙古工業大學常澤輝教授應邀與我校沐鸣“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師生作了題為“基於聚光集熱太陽能設施農業土壤跨季度儲供熱技術及產業”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由沐鸣於偉教授主持🤦🏽♀️。
此次報告采用了在線直播的形式🕴🏻,相關專業教師及近百位研究生參與了會議🎮。常澤輝教授就太陽能設施農業土壤跨季度儲供熱技術進行了介紹,分別從綠色☎️、低碳排放🦼、儲熱👩🏻🔬、占地面積小、就地集熱使用作了系統分析🆕。並對如何利用太陽能聚光技術🪅,如何實現提供足夠的大規模熱能作了解答‼️,以及太陽能供能時間不連續出現的應用問題,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挑戰,介紹了槽式復合拋物面聚光集熱技術和高效太陽能聚光集熱技術的解決方法🧒🏼,最後對地方標準產業化工作做了介紹,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推進鄉村振興👖。
在講座過程中,常教授與沐鸣師生進行了積極互動,反響熱烈。此次講座有助於繼續鞏固和加強沐鸣樣板黨支部建設,有利於彼此深入合作,同時提升沐鸣學術氛圍。
主講人簡介
常澤輝💂🏽♂️,內蒙古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工程熱物理學科學術帶頭人,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高校工委“最強黨支部”書記🤜🏻,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能源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入選內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新世紀32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創新人才等,被評為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內蒙古自治區高校優秀共產黨員,主持內蒙古自治區教科文衛體系統“常澤輝創新工作室”🪻。主要研究方向為太陽能光熱利用技術🧙🏽♀️。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內蒙古自治區重點研發和成果轉化等其他科研項目16項,共發表科研論文70余篇⚫️,其中SCI檢索期刊論文13篇,主要發表在太陽能利用及水處理國際重要學術期刊Desalination(IF:11.211)等上,EI檢索期刊論文24篇⚅🧖🏼♀️,撰寫專著1部,起草編寫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地方標準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3項🐴,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及應用4項,轉化金額470萬元🕸,在北京市、陜西省、山西省、山東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等地建成太陽能設施農業土壤跨季度儲供熱示範工程25處👩🏻🚀,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園4座,產業化經濟規模超億元🟣。